上篇文章我清楚的提過,拿總統大選比地方選舉,沒意義。拿2005跟2009比,更沒意義,因為2005民進黨輸在阿扁的兩顆子彈。那我們就看看2001跟2009縣市長結果的總差異,你就會相信,民進黨這幾天我說過,爽過頭了...你以為你真的獲勝了嘛?錯,只是回歸基本盤,恭喜你們脫離阿扁魔咒。
黨派 | 2001年得票率 | 2009得票率 | 差異(%) | |
基隆市 | 藍軍 | 58.09% | 55.11% | -2.98 |
綠軍 | 41.91% | 42.08% | 0.17 | |
桃園縣 | 藍軍 | 55.24% | 52.22%+2.08% | -0.94 |
綠軍 | 44.2% | 45.69% | 1.49 | |
新竹縣* | 藍軍 | 53.61% | 38.49%+30.21% |
15.09 |
綠軍 | 46.39% | 30.55% | -15.84 | |
苗栗縣 | 藍軍 | 49.48% | 63.79% | 14.31 |
綠軍 | 41.02% | 33.6% | -7.42 | |
彰化縣 | 藍軍 | 41.99%+6.37% | 54.89% | 6.53 |
綠軍 | 49.17% | 43.63% | -5.54 | |
南投縣 | 藍軍 | 18.76%+24.51% | 50.87% | 7.60 |
綠軍 | 36.79% | 39.75% | 2.96 | |
雲林縣** | 藍軍 | 61.53% | 34.63% | -26.90 |
綠軍 | 38.47% | 65.37% | 26.90 | |
嘉義縣 | 藍軍 | 44.25% | 40.67%+2.51% | -1.07 |
綠軍 | 47.22% | 55.92% | 8.70 | |
屏東縣 | 藍軍 | 40.61% | 40.67% | 0.06 |
綠軍 | 55.34% | 59.33% | 3.99 | |
新竹市 | 藍軍 | 56.01% | 55.63% | -0.38 |
綠軍 | 42.77% | 41.32% | -1.45 | |
嘉義市 | 藍軍 | 34.71% | 52.2%+2.09% | 19.58 |
綠軍 | 44.84%+12.04% | 45.71% | -11.17 | |
本表資料來源:中央選委會 製表人:backtrue 製表時將脫黨參選選舉人票數視為原政黨所應有得票率 |
(本表格未列入宜蘭、花蓮、澎湖、台東四個特別案例及連江、馬祖等只有國民黨候選人等六縣)
2005陳水扁兩顆子彈的政治因素,對於當時的民進黨影響實在太大了,那才是一種報復性的投票。所以2005縣市長選舉結果的慘狀,連我都不忍心拿出來說嘴,光看連宜蘭縣都輸掉就知道有多慘了。但回看到2001年12月,其實當時理論上應該會有個重要的選舉參數:核四停建案,其實如同現在民進黨所不斷拿出來說嘴及許多評論都會講的馬英九兩岸政策,對於市井小民來說,這兩項政策的影響實在太微不足道了。核四停建跟兩岸政策,不會是市井小民關心的重點,市井小民要的是什麼,是生活的保障。這點其實再深入觀看更基層的選舉:鄉鎮市長,我覺得這次民進黨真贏的可以拿出來說嘴的點在這裡,這是民進黨這次選舉策略的成功:打動最基層。而不是說宜蘭縣收復(隨便選都選得上)、雲林大勝(蘇治芬耶,你倒是告訴我國民黨有誰贏的了?)、澎湖票數接近(這是國民黨唯一政策錯誤所造成的結果,因為太關係到地方了)。
接下來的五都選舉,若民進黨還想靠同樣的方式打選戰,那我只能說:版圖是不會改變的。台北、台中,依然是藍的(除非新北市派蘇貞昌,那綠軍有機會拿回新北市),台南、高雄依然是綠的,這就是必然的結果。兩邊想多拿?都別做夢了。藍軍想靠中央政策?我要說:吳敦義這次做了一件非常正確的事,不拿中央行政資源替地方選舉拉票,這是不會有幫助的。